一曲民族团结的历史壮歌——“和合承德”展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的启示
来源:承德博物馆2020-06-05 09:06浏览次数:

  2020年5月29日河北日报全版诠释承德博物馆获奖展陈,全面、客观,文笔飘逸、视角纵横。


展览内景


清紫檀木座铜胎珐琅塔



   5月18日,在南京举办的“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中,承德博物馆“和合承德”清盛世民族团结展作为我省唯一入围展陈,荣获第十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至此,在这项被赞誉为“中国文博界奥斯卡奖”的榜单上,我省已有9项陈列展名列其中。

     先进的陈列技术、科学的布展方式、人性化的方案设计、深刻地对文物内涵的阐释——作为常设陈列,面世仅半年的“和合承德”清盛世民族团结展(以下简称“和合承德”展),从全国114项符合申报条件的陈列展中脱颖而出,究竟其新理念体现在哪里?其文化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对我省文博展览有何启迪和影响?


启示一

      从时代视角出发,在灿烂地域文化中萃取最核心主旨

      5月18日,长江之畔,南京。当活动主办方念出“承德博物馆”之名时,两千里外的塞北刚刚褪去冰雪寒意,正迎来天高云淡、清风拂面。穿城而过的武烈河流淌得欢快,汩汩滔滔中涌动着大地复苏的脉动。

这不是河北第一次获奖,但相较于以往那些专业艺术或历史领域的展陈,面世仅半年的承德博物馆主打常设陈列——“和合承德”展,显然拥有更浩瀚的体量和历史纵深感。

       一个展览见证一座城的历史。作为城市文明的标志,博物馆及其陈列展占有举足轻重之分量。那么,什么样的陈列展能称得上精品?什么样的展览能代表陈列展的最高水平?“评判标准或许很多,但最核心的无疑是对主题内涵的深度开掘和完美诠释,是基于对那份‘独特’精深提炼,尤以历史照进现实、回应时代为最佳。”省文物局副局长韩立森如此认为。

历史垂青承德。承德是连接京津冀辽蒙的重要节点。极为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其成为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游牧文明交汇之处、多元民族文化融通之地。

      5000年的红山文化、300年的避暑山庄文化在此纵贯古今,汉、匈奴、乌桓、鲜卑、厍莫奚、契丹、突厥、蒙古等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在此生长成熟。特别是清代以来,历史以独具魅力的发展轨迹使承德成为清王朝第二个政治中心,集中华园林艺术、古代建筑艺术和佛教文化之大成,融合多元文化于一体。

       2019年11月,由中国梁思成奖获得者、国家建筑大师周恺设计的承德博物馆,在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等古迹环绕之中正式落成并开馆。而此前数年,由河北博物院院长罗向军、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上海博物馆副馆长胡江、山西博物院院长石金鸣等国内文博领域权威人士及承德市政协原主席郑晓东、承德市著名文史专家高思文、仇承轩等组成的专家组,就已开始了对常设展陈的研究。

       基本陈列,最能体现城市文化底蕴。“对于承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其浩瀚文化资源中,最核心要素是什么?”专家组认为,承德多元融通、包容开放的文化底蕴,正源自“民族团结”这一文化因子。这是一切文化资源的基础原点,是城市之根,发挥着提纲挈领的作用。陈列展最终确定为“和合承德”,正是在理念上敏锐抓住了“民族团结”这一核心要素。

      功夫在诗外。为了做到内容丰富、主题突出,承德博物馆邀请全国文博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对清王朝与各族的民族关系进行极为全面深入的梳理,通过搜集素材、开会论证,形成最新资料,为展览奠定坚实基础。“又组织内容策展团队对学术成果进一步归纳和整合,花费了极大精力来解读本地历史文化。”承德博物馆馆长孙继新说。

     史料详实、主脉清晰,这是基本要求。打造最先进的展览,更得具有精准合理的布展理念和设计思路。对于承德,其主打陈列的最大难点,是要突破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等历史建筑的具象束缚,并和这些客观文化资源形成互动关系,构成联动之景。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始终从‘民族团结’视角出发,以大专题来架构展览,并结合历年来清史研究成果,构建起民族关系、精神信仰、帝后生活三大展陈维度。”承德市文物局局长高永海介绍说。

       清代民族关系板块,以断代叙事的体例,采用串珠的方式勾勒出清王朝民族团结的恢宏画卷,展现了康、雍、乾三位帝王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藏传佛教文化纽带板块,展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收藏的藏传佛教艺术珍品,是精神信仰上融合交流的历史见证。清代帝后生活板块,涵盖服装佩饰、饮食器皿、宴游娱乐等多方面,讲述清代宫廷礼制,诠释了清代帝王的情怀、修养与审美。

       在罗向军等专家看来,这三个板块相互辉映,兼具厚重和多彩,实现了由物而形而神的提升。其“宁拙舍巧”的布展宗旨,体现出简洁、沉稳、大气。某种意义上,更是一洗当前很多陈列展浮躁浮华之风,真正带来恢宏沉雄之气,展现出历史名城的厚重文脉。

      “题材厚重,意义非凡。”采访中,许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该陈列展体现了承德在清代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具象化地说明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需要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启示二

       汲取先进展陈理念,用最新技术艺术化讲述珍品故事

      如何破除虹吸效应,打破过而不入的尴尬处境,避免陷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无奈,是当前很多历史文化名城或自然文化景区周边耗巨资打造的文博场馆均面临的棘手问题。

       关键何在?曾有文博专家说,要多做减法,大胆舍弃,真正遴选出最贴近主旨的镇馆之宝,以珍品来讲故事。

      455件珍贵文物,这是“和合承德”展陈列的文物数量。其中,一级文物20件、二级文物245件,均是从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选出的皇家瑰宝、梵宇藏珍,且大多由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和养心殿造办处承做,代表了清代工艺品的最高水平,有些更是重大历史实物见证,系首次对外展出。

       清代民族关系板块中,“清紫檀木座铜胎珐琅塔”堪称镇馆之宝。塔通高3.5米,重1吨多,分上、中、下三层。一层正面刻铭文“大清乾隆乙酉年敬造”。塔由一千四百多个大小部件插接而成,没有一个螺丝和铆钉,将我国传统楼阁式与藏式喇嘛塔造型融为一体,是宫廷制作的精华,也反映了特定的佛教意蕴。

      “这座珍贵的佛塔,还蕴含了一段乾隆皇帝和六世班禅共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佳话。”承德博物馆副馆长韩利说。乾隆四十三年,六世班禅得知乾隆皇帝要在两年后的农历八月十三在避暑山庄庆祝70寿辰,主动要求觐见祝寿。乾隆皇帝欣然允请,在承德建造须弥福寿之庙,作为班禅到承德后的经堂和居所。还下谕旨将这座制造于乾隆三十年的佛塔,从其母后居住的紫禁城慈宁宫花园宝相楼移至须弥福寿之庙(参见故宫博物院罗文华先生《龙袍与袈裟》一书)。如今,宝塔安静地陈列于展厅,成为跨越时空的桥梁,以特有的方式昭示了我国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光荣历史传统。

         时空交汇,一眼数百年。

        横760厘米,纵29.1厘米,一气呵成的《古德颂》手卷,不仅是雍正少有的书法精品,更展现了雍正对佛学的精深理解;通高42.5厘米的黄地粉彩瓷佛塔,以藏传佛教艺术造型为本,兼容清宫造办处工艺特色,是乾隆朝传世佳作;《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拓片,内容系乾隆为纪念土尔扈特部东归祖国的壮举而亲撰,在普陀宗乘之庙内刻石立碑,永作纪念;嘉庆年间绿地粉彩八宝纹奔巴瓶,见证了清朝中央政府整饬、改革西藏行政管理体制,确立系统治藏法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金瓶掣签制度……

       “博物馆的主打陈列展,实则一直处于创新中。”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李宝才认为,现代陈列展更集中地体现着文博人对陈列手段和布展技术的大胆探索,在充分考量文物展品安全性的同时,充分运用声光电等多样化、艺术化的展示技术,给观者带来直观感受、沉浸式体验。

       古香古色,气势恢宏,幽暗灯光下,那种时空穿越的历史纵深感尤令人回味。策展人之一、承德博物馆文创中心主任李然介绍,所选布展材料均为绿色生态环保型材料,并成为隐性的设计元素。以观众为本,展柜布局规整,重点突出,间距合理。特别是结合灯光渲染艺术韵感,配合模型复原、电子沙盘等辅助展项,再辅以文字诠释,或版面用图来补充,形象地彰显了承德厚重的文化底蕴、丰满的艺术特色。

      如此恢宏气度,营造出撼人心魄的盛世王朝风采;如此空间语言,还能邂逅一种独特的精雅清韵。在韩立森看来,这恰恰在于立足于展品故事性、逻辑性、实证性,兼顾重点亮点,强调主次和组合关系,形成了组合化的视点、艺术化的情景、有态度的诉说。

       比如,静谧角落里,那一组青白玉质《斗鹿赋》。玉册盛放于紫檀刻云龙纹盒内,首尾两块玉册正面阴刻文字,背面阴刻双龙戏珠纹,其余八块正反两面皆阴刻文字。韩利说,《斗鹿赋》系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农历八月上旬,乾隆帝驻跸避暑山庄时所作,全文732个字,用笔圆润,结构严谨,代表“乾隆体”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

       然而,更多人却被这样一句话撩拨得心驰神往:“是地也,虽避暑之离宫,实绝尘之仙境。”寥寥十五字,道出承德避暑山庄的风清气爽、绮丽风光,令人浮想联翩。而细细品读这每块不过厚0.6厘米的玉册,不仅藏着一代帝王的情思雅趣,更翻涌着历史的惊涛骇浪——内容涉及乾隆朝军政大事,是康乾盛世时“军事演习”的重要历史物证。

       大处着墨,小处落笔。这,是展览功力的又一体现。


启示三

       构建阐释体系,拓展新时代语境下的文物展示内涵

       一片片幽静闲适的园林,一座座香火缭绕的寺庙,充盈着祥和圆满之气。这是古人贤者的大格局、大本事、大手笔。历史的玄妙恰恰在于,在新时代语境下我们该以何种智慧让这些静态的历史文物“活起来”?

        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发掘,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不是簪花涂粉,而是还历史以本源,作现代之解读,立千秋之典范。这项工作,是否科学严谨、真诚细致,关乎文化心态、文化自信、文化未来。

       “对于文博展陈来说,就是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说,现代展陈的发展,早已不再是昔日单纯的静态展示。化静为动,不单是让展品活起来、让展览环境动态化,给人们带来沉浸式体验,更应该让展品和展览背后的文化立起来,去唤醒更深层次的文化启迪、情感共鸣和精神养分。

       ——而这,尤其考验文博人在新时代语境下对文物内涵的独特解读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一个好的展览必定立足于对文物藏品的深入研究之上。拓展展览的文化深度,需下苦功夫,规避过分注重艺术提炼而忽视内容厚度的弊病。”孙继新说,不是把当下最流行的VR、AR、数字多媒体等现代技术仅仅作为展示手段,而是努力借此延展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与观众在互动中一起探讨谜团,揭示深刻成因,寻找可能的答案。

        承德之名,究竟从何而来?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对此深感好奇。在清代民族关系板块的“承先祖德泽,举‘家法’毋忘”单元,就讲述了雍正皇帝对由康熙所肇建的避暑山庄恩厚有加,承受先祖德泽,遂改热河为“承德”。

        既如此厚爱,为何雍正即位后未曾再幸临承德呢?为此,展览大胆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场景穿越,采用全息投影技术并结合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艺术性地营造了历史氛围,让人们沉浸其中“对话雍正”,深度挖掘了深层原因。

       又如,乾隆曾在避暑山庄万树园宴请蒙藏等少数民族贵族首领,并留下艺术作品《万树园赐宴图》。在清代民族关系板块的“谱团结之曲 奏盛世华章”单元,就以该图为蓝本,精心制作了“让文物活起来”视频,通过动态演示,将宴席全过程全景式呈现给观众。

       “这些不是戏说,而是建立在最新历史研究成果之上。形式新颖,且使观众看后有所得、有所悟。”策展人之一、承德市委政研室原副主任孔令春说。

       主次分明、动静相宜、深沉典雅……这种以文化视野、美学思维为指导的展陈,其实是在新时代语境下,对文物和文化进行最深刻的研究解读,努力寻求从文物、景观到文化主题的精神置换。简言之,打造一个真正的精品陈列展,应实现从筋骨到血肉的全方位构建——从形式层面创新,到构建话语阐释体系。

        正因如此,一些小细节更透露着真知灼见、发射出震撼之光,带来“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历史回响。比如,处于整个展览最前端的那行字——“望长城内外”。

        长城?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除了院墙,哪有长城半点踪影?

       一切,还是得从长城起笔。那一年,是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

      大约四五月间,武烈河两岸冰雪甫融。城,尚未从历史深处走来。正值盛年的康熙皇帝,在紫禁城把目光投向了这片群山环绕之地——长城,修还是不修?

       因与噶尔丹之战,塞北一带长城多处受损,时任古北口总兵蔡元上奏,希望朝廷调拨民工和经费来加固长城、积极防御。此前,大臣索额图也提出,历朝君王都修建长城,今长城已破败不堪,何不修之?

        这一次,康熙终于做了最终抉择,并昭告天下: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

     《清圣祖实录》卷五中这段话,被后代历史学家诸多引述,认为是“内圣外王”最佳范例。历史上,就在这一年,康熙亲抵上都河与额尔屯河间的多伦诺尔,主持了著名的“多伦诺尔会盟”,消弭纷争、维护团结,喀尔喀蒙古归附清朝。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宁修庙宇,不修长城”——有形的长城,在这里画上了一个句号。代之而起的,是一座热河行宫及周围寺庙群。修德安民,才是真正的长城。孙继新告诉记者,标题上“望长城内外”这几个字意蕴非凡,堪称画龙点睛之笔,乃是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先生专门建议的。

       这,正悄然体现着今人的眼光智慧。如今,馆舍已开、展陈已立,更与周边园林寺庙等文物古建构成一种“看与被看”的对位关系、勾勒出一道现代化的人文新境,见证了今人在时代视角下用文博语言对深邃历史和厚重城市文化的深度开掘、具象呈现。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据了解,承德博物馆还将加强“云展览”的总体设计和顶层规划,推动展览资源数字化采集、“云展览”知识生产与传播等,扩大该展览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座山庄,半部清史。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