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文化大巴万里行(之四)
在黄帝故里传递山庄文化
避暑山庄文化使者、著名编剧戴俊卿为新郑市民讲述山庄文化。
避暑山庄文化大巴来到黄帝故里河南新郑。
7月23日,避暑山庄文化大巴来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地、法家文化重镇,河南新郑。
河南省的省会郑州,西倚中岳嵩山,北临黄河,是远古人类活动的中心。在这里,先民们以极强的生命力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五千多年前,把中国原始文明推向第一个鼎盛时期,这就是黄帝时代。黄帝定都于现今的河南新郑,在广大的疆域内实现了各部族的统一与融合,建立了原始的国家体制,初步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黄帝时期成为了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而黄帝也被认为是全世界华人的共同祖先。
避暑山庄集中华五千年文化之大成,而这次来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地,我们的文化巡游活动更显意义非凡。在黄帝故里河南新郑,这座拥有厚重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都,避暑山庄文化使者一行带来了承德与众不同的皇家文化。
7月23日上午,新郑最繁华的郑银广场,在熙来攘往中,身着鲜明文化衫的避暑山庄文化使者们发放着避暑山庄的宣传品,过往的行人纷纷停下了脚步。“您知道避暑山庄吗?这是全世界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清朝第二大政治中心。”“我们那里有华北第一高峰雾灵山,有万里长城的精粹金山岭长城,还有广阔的坝上草原,都是值得一去的地方。”每到一地,身为承德人的文化使者戴俊卿在宣传起自己的家乡时总是不遗余力,言语中流露出满满的自豪感。
确实,一路走来,我们切身体会到各地民众对于避暑山庄的熟悉和极大的兴趣,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家乡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的分量和价值。不过,也有好多当地的老百姓会问道,“避暑山庄在哪里?”“承德在哪里?”拥有包括避暑山庄等多处世界文化遗产的承德,旅游文化资源禀赋独树一帜,但在国内和世界上的知名度还远远不能与自身的价值相匹配,这也不禁让我们思考,在创建国际旅游城市的过程中,在对外宣传的过程中,我们的城市该如何定位?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在挖掘承德历史文化方面,我们还任重道远。
“小草的成长离不开阳光的呵护,花儿的开放离不开雨露的滋润。”7月24日,避暑山庄文化大巴满载爱心物资来到郑州市救助管理站,这也是避暑山庄文化使者爱心捐赠活动第二次来到这里。郑州市救助站生活着很多留守儿童和孤儿,避暑山庄文化使者们用自己的方式向这些不幸的孩子们传递着来自社会的关心和爱护。文化使者李梦颖和张楚易教孩子们唱《雪绒花》,教室里洋溢着温暖的歌声;杨倩琪教孩子们折纸,和他们一起搭积木,教室里回荡起欢乐的笑声;作为唯一的长者,戴俊卿与孩子们唠起了家常,鼓励他们勇于面对挫折,乐观面对人生,那一刻,我看到孩子们眼里闪烁着感动而坚毅的目光……“你们的到来,像三月的细雨,滋润了我们的心田。”郑州市救助管理站负责人杨艳霞对避暑山庄文化使者的爱心捐赠活动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她说,避暑山庄多次的热心捐助,激发了众多热心群众和热心单位对于流浪少年儿童的关注和帮助,这让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得到了很大益处,也进一步引发了整个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避暑山庄的文化使者们为弘扬这种传统文化做出了很大努力,为整个社会树立了榜样。
探寻传承文化,一路传递爱心,下一站,避暑山庄文化大巴将走进佛家文化名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