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将儒学立于中国文化的主干地位,不仅仅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精神,并且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水源头。孔子还是我国旅游理论的创立者,他以14年的“周游列国”而成为旅游活动的杰出实践者。曲阜是孔子故里,素称“圣贤之乡,礼仪之邦”, 自古人杰地灵,圣贤辈出。如今作为旅游胜地,曲阜与承德有着相似的背景:两地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曲阜的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景区和承德的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同样于199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两大景区又同样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7月18日,经过7个多小时的车程,避暑山庄文化大巴一行人从北京抵达曲阜,拜访这座儒家文化名城。傍晚时分,华灯初上,曲阜古色古香的建筑,让人有种时空穿梭的感觉,宁静富有韵味。记者了解到,为了弘扬和传播儒家文化,曲阜和山东省在2012年联合创建了曲阜文化经济特区,致力于儒家文化资源的挖掘、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儒家文化产业的发展。
夜色中的曲阜古城,游人依然很多,不少游客选择乘坐三轮游览车夜游曲阜。三轮车师傅们各个都彷佛专业导游,滔滔不绝地为乘客讲解曲阜的历史、孔子的传说,让人惊叹曲阜人民文化素养之高。原来,这些三轮车师傅都是经过当地旅游局专门培训后,持证上岗的,这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座旅游城市,曲阜在旅游服务细节方面的完善给游客带来的完美体验,曲阜在打造旅游历史文化名城方面所做的努力也在这细枝末节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第二天,文化使者们来到著名的曲阜三孔景区做地面推广,发放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宣传品。北京的故宫、曲阜的孔庙和承德的避暑山庄被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避暑山庄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而孔庙则是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有了这一层文化上的渊源,曲阜市民对于承德和避暑山庄也比我们想象得更加了解和熟悉,对于我们的推广活动,也非常热情和支持。
“曲阜的孔庙是全国最大的文庙,北京的文庙是第二大的,清朝皇帝在承德建立了夏都,也因此建造了全国第三大的文庙,就是我们的热河文庙。”文化使者戴俊卿在宣传起自己的家乡总是不遗余力,甚至为过往游客和当地市民普及起了中华传统文化,大家聚在戴俊卿身边,听得津津有味。当地人的热情友好让文化使者在这一站的推广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不到半小时,大家旅途中在大巴车上组装的几百份宣传资料就发放完毕,不少人表示出对避暑山庄的极大兴趣,希望近期可以到承德游玩。
下午,大家来到当地的超市采买用于捐赠的粮油等物资。当超市粮油部门的负责人得知这是捐赠给当地救助站的物资,不禁竖起大拇指,表示非常支持这样的善行善举,还帮我们找来三轮车,并帮助我们一起把粮油搬上车。曲阜民风的淳朴深深得感动了我们,也增添了将中华传统文明一路传播下去的动力。
7月20日上午,我们驱车来到与山东曲阜相邻的邹城市救助管理站进行第五届避暑山庄文化使者爱心捐赠活动。救助站院内,蝉鸣声不绝于耳,当天的温度达到了摄氏38度。文化使者们顶着炎炎烈日搬运着捐赠物资,汗水湿透了文化衫,虽然酷热难耐,但文化使者们的工作热情却一丝不减。邹城市民政局和救助站的负责人们早早在这里等候,显示了对文化使者爱心活动的大力支持。邹城市救助站副站长胡思伟表示,这是一次山庄文化与儒家文化的交流,这种善行义举让人十分感动,而这种爱心行动也传递了爱国、爱民、友善的正能量。
在救助站负责人的带领下,文化使者们参观了救助站。文化使者张楚易对记者说,发现并去帮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整个社会一起努力,而我们的爱心捐赠活动也正是为了引起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正能量,也是我们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
在曲阜和邹城,我们感受到当地政府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当地百姓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下一站,文化大巴将前往老子故里河南鹿邑,探寻道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