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形貌如中华成一统, 名胜集全国于一园,文化融华夏五千年”,这在它的建筑形制上就有所体现:宫廷区是清朝皇帝处理朝政、读书和居住的场所,具有皇家风范;湖泊区的金山亭、烟雨楼等建筑群水、岛相间,堤、桥相联,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平原区的万树园展现出塞外的粗犷风貌;山岳区的四面云山、南山积雪等则彰显北方山岳的气势雄浑。避暑山庄这种融南北风情于一园的建筑风格,在所有皇家园林中也是极为少见的。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为“集东方文化之大成”。“以前提到避暑山庄,很多人只认为是个消夏避暑的地方,事实上,山庄是一个文化符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管委会副主任周余良介绍,儒家、道家、法家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山庄都有体现,可以说,避暑山庄涵盖了中国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探寻并传播避暑山庄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激发社会正能量,也正是第五届避暑山庄文化使者大赛的目的所在。
7月15日上午10点,避暑山庄丽正门前人潮涌动,新华网、北京电视台以及承德本地多家媒体聚集在这里,“文化盛旅 一带一路”第五届避暑山庄文化使者颁奖暨出使仪式正在举行。
“一带”,即将红山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佛家文化、武家文化、皇家文化等中华传统文化以文化带的形式串联,重走文化盛旅;“一路”,则指在文化巡游的过程中,一路进行爱心公益活动和线下地面推广。
经过了2个多月的层层选拔晋级,承德著名影视编剧戴俊卿、中国传媒大学的张楚易、李梦颖以及首都经贸大学的杨倩琪这四位佼佼者从万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五届避暑山庄文化使者”称号。市政府、市文物局以及市旅游局的负责人将具有皇家特色的证书颁发给四位使者。
“被评选为避暑山庄文化使者,我深感荣幸,同时又感到责任重大。”对于曾经在避暑山庄里生活过20多年的戴俊卿来说,对于避暑山庄更多了一份特殊的感情,他表示,在此次活动中,要通过文化交流和公益捐赠活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践行仁慈大爱的道德内涵,把避暑山庄“集东方文化之大成”的深邃内质美,把承德人民朴实好客、承传文明、德行天下的品德美,传播于华夏大地。
下午1点,载着嘱托、载着期望,避暑山庄文化大巴正式出发。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大巴到达了万里行的第一站——赤峰。赤峰是红山文化重镇,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这也是选择赤峰作为此行首站的原因。顾不上旅途劳顿,来不及休息,一行人马不停蹄来到赤峰市新天地广场附近的批发市场采购捐赠物资。为了提高效率,大家兵分几路,有的负责挑选棉被衣物,有的负责采买粮油。
傍晚时分,天色渐暗,一场大雨不期而至。冒着大雨,男士们主动扛着沉重的米袋、面袋,女孩们拎着油桶,一路狂奔回到大巴车,在司机师傅的帮助下,大家互助协作把物资妥当安置好。天气微凉,雨水淋湿了衣衫,让大家稍显狼狈,而冒雨进行的第一次集体劳作却也消融了彼此间的陌生,大家开始热络起来。雨水模糊了窗外的景致,忙碌而紧张的万里行第一日也在这一片朦胧中结束。
第二天一大早,大巴车来到了赤峰市最繁华的步行街。工作日的早晨,步行街上行人还不是很多,4位文化使者开始进行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宣传资料的分装。面对一捆捆堆成小山的宣传册、图书、VCD,使者们组成了一条高效的分装流水线,1个小时后,杂乱的宣传册、景区地图等已经变成一袋袋整齐的宣传资料。
上午10点多,商铺陆续开门,步行街开始热闹起来。赤峰和承德山水相连,一直以来,两地都互为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赤峰市民对于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显示了极大的关注和热情。
“这是避暑山庄的宣传资料,欢迎你到避暑山庄、到承德来玩。”四位文化使者身着统一的白色文化衫和红色绶带,在赤峰的繁华街头,向赤峰的市民分发着避暑山庄的宣传品。“门票多少钱?”“都玩下来需要几天时间?”来不及羞涩,使者们热情地回答着大家的问题,向过往行人耐心详细地介绍避暑山庄和承德的旅游资源。
在首站赤峰的地面推广活动中,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管委会主任张建文,这位平时有时间就去山庄溜达,关心着山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看到景区有垃圾就要捡起来的景区管理者,这一次又亲自来到了赤峰,走上街头,和文化使者一起为赤峰的市民介绍起避暑山庄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不到一个小时,上千份的宣传品就被赤峰的市民抢取一空。
7月16日下午,载着满车的爱心物资,文化大巴来到了赤峰市救助管理站进行爱心捐赠。赤峰市救助管理站是国家二级救助管理机构,承担着赤峰全市救助中转任务,年救助2000余人。赤峰日报和赤峰电视台等当地媒体也赶到现场对活动进行报道。赤峰市郊这座偏僻安静的院落因为文化使者一行的到来而洋溢着暖暖的温情。
“拨去困境人群心头的雾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赤峰市救助管理站站长贺欣在捐赠仪式说,赤峰和承德互为友好城市,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承德避暑山庄文化使者公益捐助活动,是仁慈大爱的善举,是对中国传统正能量的践行,具有积极的社会效应,对我们今后的救助工作也是很大的鼓舞。
“红山文化和避暑山庄文化联手,是打造一带一路经济带的亮点”,九三学社赤峰市委主委、赤峰市红山文化研究会会长贾洪榛表示,避暑山庄文化使者公益巡游来到赤峰,让赤峰人民感受到了山庄的大爱,也把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关怀带到了这里, 两地的文化交流,也必将促进一带一路文化带的发展。
随后,文化使者一行来到赤峰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让人震撼,而其中一些闪光点,也值得现代社会去传承和发扬光大。
首战告捷,赤峰市的地面推广和捐助活动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告别赤峰,下一站,文化大巴将来到孔子故里山东曲阜。
自5月1日海选启动,至8月初文化巡游完成,历时3个月的第五届避暑山庄文化使者大赛日前完美收官。从2010年“最浪漫的工作”首开国内文化选秀先河,到2015年“文化盛旅 一带一路”重走文化盛旅,历届文化使者大赛结合当下社会大主题,利用博客、微博、微信等鲜活的平台和载体,使避暑山庄得到切实有效的宣传。从2010年3000人参赛,到2015年1.3万人参赛,“文化使者”活动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文化选秀的知名首创品牌,具有较强的文化号召力和品牌影响力。
避暑山庄是承德的历史之脉、文化之源,它融红山文化、皇家文化、佛教文化、草原文化等多元文化于一体,集诗词歌赋、园林建筑、古典绘画等东方文化之大成,“形貌如中华成一统、名胜集全国于一园,文化融华夏五千年”,是承德乃至中国和世界的宝贵财富。
避暑山庄文化使者选拔大赛以弘扬山庄文化为己任。2015年文化使者大赛的主题是“文化盛旅 一带一路”,即选派文化使者,以避暑山庄为起点,重走文化盛旅,努力在更广范围、更多层面吸引人们共习山庄文化、共享承德之美。
18天,行程万里,跨越6个省市,避暑山庄文化大巴像一道流动的风景,所到之处均吸引着世人的目光。18天,完成了使命,收获了感动,更让大家对熟悉的景区——避暑山庄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从本期开始,记者将带您跟随文化使者们的脚步,一起感受万里文化巡游路上的点点滴滴。